第九十一章 一碗羊汤
第(4/5)节
,你们也没有自身体会。但是,从到西安来,你们泡茶了吗?”
经过彭总一提醒,大家才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地方的水,大多有一股涩味,用烧开的自来水泡茶,总觉得茶汤比较混浊。当然,有化学知识的丙哥说到:“水里盐碱含量稍高,估计是地下水。”
“不是估计,而是肯定。”彭总提示到:“我们在西安喝的自来水,基本都是地下水。不光是西安,几乎整个西北地区的城市里,都是这种水。大家知道,这地方缺水到什么地步了吗?”
大家当然不清楚,况且,农村的情况差大家虽然有所了解,但市场的主体不在农村,大家平时也没怎么关心。
“以西安为例,千年以前这就是中国的中心,人多用水多,把最为富庶的八百里秦川也搞得缺水了。河流靠不住,泥沙太重,只有挖深井取地下水。这也是西安作为都城,在近代却迅速衰落的原因。”
一讲到历史,大家往往都是在评论政治家如何如何,国策如何如何。其实,所有政治,都是经济与物质形态的反映。当年修郑国渠的秦朝,在郑国看来,那是消耗秦国国力的阴谋。但在秦国看来,却是天大的好事。因为,当时的郑国不缺水,哪里知道秦国对水的巨大需求呢?
“我从西安当官的校友那里得知,西安人也在想水的办法,因为不想办法不行了,搞了个黑河饮水工程,整整搞了二十年,却无法解决西安地下水日渐减少的问题。他们的地下水减少到了什么程度?也许大家不太明白,我们住的房子里,都穿了钢筋的。大家也看到,西安的高层建筑并不多,为什么?”
我们的房子穿了钢筋,这事大家暂时还不清楚。关于西安的高层建筑少,平常大家往往向两个方向去理解。第一,西安作为古代都城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所有建筑的规划,都不能破坏像鼓楼钟楼这样的名胜风光,比如听说,大雁塔周边的建筑,高度就不能超过大雁塔。
还有一个解释是,西安处于关中平原上,城墙内为了文物景观不修高建筑,城墙外也用不着修那么高。毕竟可以修房子的地方太多了,平原上画个红线图,就可以搞。不像是重庆,找个地皮太难,因为它是山城。好不容易打个地方修房子,就尽可能修高,把土地使用的效率最大化。
但彭总提示了另外的一个解释:“因为整个地面有沉降,所以承载能力及施工复杂程度,让高层建筑的成本迅速升高,分保证它的安全,花大量的成本,是划不来的。”
地面沉降,当然与地下水下降有关。可以这样说,在西北地区,节约用水不是节约钱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生存安全的问题。
所有的需求,都大不过安全需求。
“但是,政府不可能为了我们一个产品,就来推广吧?”
乙哥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一般政府推广,只能按功能来推,比如推广大家使用环保材料,政府只给出环保标准,凡是使用符合政府标准的产品,都算是响应政府号召。
丙哥却不这么想:“又不需要他们发文,发正式文件来确认一个产品,肯定不可能。但他们可以在政府机关内部或者国有企业,或者窗口行业,率先推广,哪怕这些产品不赚钱,也是免费的最有效最权威的广告,对不对?”
乙哥还是不服:“好像政府所有使用的大宗产品,除了低值易耗品外,都需要招标的,没有这处程序,那不违法了?”
彭总嘿嘿笑了两声:“招标就是货比三家,我们拉两家也是同样功能的品牌不就得了?人家价格比我们高些,我们价格报低此,不就进入了?这种操作,你们不熟,我有把握。”
这一说,其实老手们都明白
第(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