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56节
第(2/4)节
祠堂,后面的房屋都稍显简陋空旷,这应该还是加急修整过的成果。
这几天烧饭就在祠堂后面的天井处,这里自然没有厨房,现搭了四个简易灶台。各种炉子非常多,锅、罐、瓢、盆更是琳琅满目,最抓人眼球的还要数那几大木盆里堆得高高的白花花的处理干净的鸡鸭鹅了。
薛校长将姚晴天送到后喊来负责烧饭的族人,将人交到族人手上,便催着赵军去杀猪了。
赵军帮着媳妇系好围兜款式的围裙的带子,又说了他忙好后马上过来给她打下手,让她安心的话才离开。
等薛校长和赵屠户离开,薛家那些妇人才一脸怀疑地打量这面嫩得像个孩子似的赵夫人。
试问当代哪位妇人不会烧菜做饭,在场的自认个个是好手,她们不太理解为什么薛校长要从外找个年轻的小媳妇来烧这些大菜。
那些鸡鸭鹅得有上百斤,后头还有猪头、猪蹄、肘子等,这么多肉,要是糟蹋了,怕是卖了这小媳妇也赔不起。
好在负责统管调度的妇人听说过街上新开卤肉店的名声,又因为自家孩子多在薛校长任教的中学就读,非常信任薛校长的安排。
有她打头,别人倒也不至于干涉姚晴天的工作,反而是口耳相传后,慢慢围上来观看。
要是手艺真有大家传的那么好,人家也没说不给看,她们学了也不可能去开店,顶多回去给家里人做一做。
如此做过心理建设,等姚晴天炒料调制卤汁时,几乎都围过来了。
姚晴天是无所谓了别人看不看,她也不怕人偷师。
这一两个月她其实是在不停地尝试、调味,本子上记下的方子都有五六十张了,后面的方子都是在前面配方上进行改进,总结。
卤肉店的生意之所以越来越好,是因为她的卤味不止是好吃,而是越来越好吃。
姚晴天觉得还有上升的空间,所以她自己也还在摸索。
这些人就算能记下她全部的配方、手法,也只是记下了当前阶段一个最不定就超越今天了。
何况她这些调味料是赵军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张罗来的,一般人根本凑不齐。
手上有没有,试了就知道。
和小媳妇软软嫩嫩的外观非常不符,人锅铲挥起来手法非常娴熟、利落,炒个葱姜蒜都能色香齐全,更不要说那糖色炒得叫一个漂亮。
等弥漫出来的香味越来越浓烈,笼罩了整个天井时,大家已经啥怀疑都没有了,要知道这单单是卤汁的味道,那些肉还一个没下锅呢,就已经这么香了,等肉下去该是怎样的场景?
等姚晴天喊人去搬那整盆的鸡鸭鹅时,许多人才像大梦初醒般从那香味中挣脱出来。
那跑得快的之后便一直紧跟在姚晴天身后,重活累活都不让她上手,一个示意就跑去做了。
盯梢得那叫一个严实,一等姚晴天空下来便请教刚才那些调料都叫什么名字,哪样该放多少,鹅腌制时放盐的量有什么讲究……
姚晴天是一个目的性强非常坚定的人,她首先有条不紊忙着分内的事,对于大家的问题随意挑着一些不急不躁地解答着。
在场但凡家在镇上的就没有不认识肉铺赵屠户的,虽然不熟适,却觉得两人莫名一致,都是那种不显山露水的性子。
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等第一锅卤味出锅,那些大妈、大娘看表情始终如一没有表情的赵夫人的眼神更加热切了,才不管她性子冷淡,一个个亲热得像对待自家闺女,拉着嘘寒问暖兼打听更细致、周祥的步骤。
就是外围商讨事宜兼谈天说地的男同志也一个个往这边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