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031)暗夜血战
第(4/9)节
挥火砲射击?”
“报告,用有线电话”我道。有线野战电话才刚刚出现在中国军队中。
“线路中断或长度不够时如何处置?”
“报告,电话不能接通时由战斗前哨或第一线据点以信号弹方式联繫,每次射击一至四发不同颜色组合的信号弹代表不同的预设射击区域,砲兵收到信号后就按照预设诸元射击,不另外试射”我说明道。其实宫内英雄教官与其他同学都没有掌握到这种技术的精华──“集中最大数量火砲,使用最少弹药数量,在同一时间打击在单一重点上。”
单一重点打击大量降低指管作业需求──集中火力对单一点射击的方式通常是由一个密语加上一组座标实施;而这种战法同时也取消了试射──指令下达各连即实施效力射──这样虽然精度下降,不过步兵单位被突破时能回报的座标通常也不是很精确;另外当盲目地集中大量火砲对一个不精确的目标实施效力射时,不怎么精确的火力正好可发挥乱枪打鸟效果,在“突袭”的加成效力下,少量砲弹往往不但可以造成极可观杀伤,更可将敌军钉死在地面上相当长时间。
砲弹在前三发最有效,每次射击全营十八门火砲、每砲一发,突如其来的十八发砲弹就可以把敌军营级攻势打得灰头土脸。
“嗯…同样是先打退敌军再转进,郭松龄同学是以步兵为主力,曲渊翔同学是以砲兵为主力”宫内教官讲评道:“以步兵为主力,攻击后拖离战场需要更多指挥技巧,士兵的训练也要更扎实,这一点我相信郭同学做得到,其他同学要做到就不一定了。至于曲同学的做法弹性较大,杀伤敌人较郭同学更多,时机不利时要脱离接触也更容易。不看后面的阵地经营与持久抵抗阶段,可说郭同学是先给敌人一次重大的震撼,然后脱离战场;曲同学是时时刻刻给敌人庞大的心理压力,再脱离战场。你们其他人做作业时,除了徐永昌同学的持久抵抗外,都没有考虑到【以进为退】观念,随便配置不当的兵力作后卫也没有完善的防御计画,未考虑后卫被沖破或转进发生混乱时追兵的问题。”
教官续道:“这次作业曲同学注意到弹药充沛且善加利用,非常好。但实战上砲弹的补给很不容易,以本案来说进入持久状态后能不能再得到砲弹补充更是大问题。不过既然本次作业不是连续想定题,不考虑后续补给与作战,所以曲同学的作业完全合理,是这次作业的最高分。”
教官讲评完毕,值星官宣布敬礼下课。
“曲同学你的砲兵计画很精妙,可以向您讨一份回去研究吗?”徐永昌跑来对我道。
“您客气了,我只是把讲义中教过的方法拿出来使用罢了。”
“上次一同去实习,你的机枪布置也很灵活,让我受益匪浅”徐永昌道:“真没想到曲同学对各种曲射武器见解如此精闢,以后真的要向您多请教,也希望同学不吝指导。”
“哪的话,徐同学您个性敦厚、用兵稳健,才是渊翔要多学习的”我笑着答道。心想今日下课后还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跟你们大家再见呢……。
收拾好书本,我离开教室踏上回家的路。
民国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放学到家上楼打开房门时,小菱正静坐梳妆檯前。雪白的旗袍、烫捲的秀髮加上平跟皮鞋,自有一股大家少妇的风範。
“少爷…”镜中映出我的身影,妆化到一半的小菱转过头来。
“傻丫头…”我走到身旁柔柔抚摸她修饰完美的秀髮。
小菱身上的香味悠远沉静,恰似两人间此刻浓烈的感受,她娇躯一颤抬起头来,美目中噙着泪光尽是幽怨与不捨道:“若是……。
第(4/9)节